望海寺住持释觉一:供灯可得四种清净的功德
灯是佛教中的六种供养具之一。 灯在佛教中代表智慧, 因此,很多寺院每逢佛菩萨圣诞日, 都会举行盛大的供灯法会, 以祈求佛菩萨慈力加被,予供灯者以智慧。 佛教信徒常称灯为智慧灯。以灯供佛及塔寺,不仅能够表达对佛菩萨的虔诚之心,同时还能够获得四种清净功德。 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大殿 五台山望海寺住持、中国五台山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释觉一法师在法会中主法 佛陀在《施灯功德经》中,向舍利弗介绍了以灯供养佛塔所得的四种功德。经云:“复次,舍利弗,若有众生以灯明供养佛塔得四种清净。何等为四?一者身业清净,二者口业清净,三者意业清净,四者善友清净。” 佛陀认为,以明灯供佛及塔寺能够分别得到身业清净、口业清净、意业清净和善友清净的果报。下面对这四种清净功德分述如下: 身业清净 佛陀告诉舍利弗,如果有众生以各种灯供养佛塔,能够得到身业清净的善报。佛陀在经中还对身业清净作了详尽的介绍。经云:“舍利弗,云何得于身业清净?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于彼彼生处,远离杀生无杀害意,亦常远离偷盗、邪淫。于己妻所尚不邪行,况余人妻?亦不饮酒放逸自纵,不以刀杖及余苦具加逼众生,离不善法及诸恶业。舍利弗,远离是等,是名身业清净。” 佛陀在身业清净中,以五戒中除不妄语戒之外的四戒为例,告诉舍利弗,供灯之人不会造作这四种恶业,从而得到身业清净。 口业清净 中国古谚说:“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”。古往今来有很多人因为不注意守护口业,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麻烦,有的甚至是遭致杀身之祸。历史上的杨修之死,不仅是因为他自耍小聪明,而且是他信口开河所造成。 在佛门五戒中,佛陀更将口业清净作为重要的戒条,警醒佛弟子守护。但对于一般人来说,如果在细微处稍不注意,就有可能犯下口业。但是对于那些以灯供养佛塔的人来说,他们就能因供养佛塔的功德,得以口业清净。 望海寺风景
意业清净 佛教常劝佛弟子要做到三业清净。在三业中,意业是其中最重要的。我们都知道,一个人所造作的身业和口业都是由于造作意业而引起的。在意业中,贪瞋痴三毒是人经常犯的。作为一个凡夫俗子,很多人都会见财起意,见人比自己优秀心怀怨恨,心中常会有各种愚痴之念生起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所见到的因为贪瞋痴而引起的祸患不胜枚举。 对一般人来说,若要做到意业清净实在是难上加难。而佛陀告诉舍利弗,如果有人能以灯明供养佛塔,他便能远离贪瞋痴的困扰,从而做到意业清净。 佛陀对舍利弗介绍了供灯之人如何做到意业清净。佛说,供灯之人,对于别人所拥有的珍宝不起贪心,也不会有瞋恨之心,更不会有害人之心。这些人在平日生活中,不会产生各种邪见,也不会有罪恶的念头。因为远离这些恶念,他们就能得到意业清净。 善友清净 在佛教中,佛陀非常重视修行之人结交善友。并认为善友对一个人有诸多善的影响。但是,在生活中,其实很难遇到几个真正的善友,很多人与人交往都是怀着各种不同的目的。佛陀认为,供灯之人能够得到善友清净的果报。 佛陀认为,供灯之人由于以灯供养佛寺的功德,能够得到善友清净的善报。这种善友清净表现在:善友能够远离各种妄语,不饮酒,言行举止文雅不粗俗。善友常怀有正见,经常会向朋友请教,以便增长自己的见识和人品。善友还会以虔诚的心亲近供养诸佛菩萨,虚心向他们请教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。 东台顶日出景观 由以上论述可见,怀着虔诚的心,以灯供养佛及塔寺的人能够得到四种清净功德。因此,我们在修行过程中,一方面要读诵经典,禅坐修行,另一方面还要以明灯等供养具来供养佛及塔寺,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功德。 |
【责任编辑:石居士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