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心书法不气馁,矢志为学今始成——东台望海寺释觉一法师
中国文化史上,书法和佛教在长期的历史话语中彼此走近——佛教借书法得以广泛传播弘扬和普及,书法藉佛法形成经久不息的书经热潮,大大提升了佛法的巨大影响力和书法的内在精神气质。大体上说,书法对佛法的普及促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抄写佛经、碑刻佛经、书法理论的禅学化。 在中国历史上,佛经翻译与书法结下深厚的渊源,在古代高僧大德里,很多师傅把写经作为一个修行的法门。所以历史上出现过怀素大师、智永大师,还有近代的弘一法师,都是书法界泰斗,而且在书法上都有成就。书法只有宁静下来才能写好字,你只有静下来才能写好字,所以很多高僧大德把他作为一个安心的方法和修行的方法。因为过去很多时候都是靠抄写传播经书,这种传播就使僧人和书法结下深厚的渊源。 历史上很多精通书法的人 而现在我们的生活改善了 这些古文化却随之渐渐消逝 庆幸的是还有不少人热衷于书法沉醉于书法钻研书法! 可是要练多久才能使之有境界呢。??不要说需要时间,毕竟干什么都需要时间! 王国维的一首诗会对你有所启发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”此为第一境界。“衣带暂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”此为第二境界。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募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此为第三境界。 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,艺术经验、广鉴博览之后,最关心、最苦恼的是寻求表达自己意象性情的书法语言。往往在各种古代优秀书法作品的缝隙间寻求自己的出路,并寻找表达自己性情的风格、技巧。然而,书法是一次性挥洒完成的艺术,看似简单,实则凝练,既要展示出书家随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技巧工夫,又要透露出书家的情性、修养、气质和审美观。而要达到这种境界,除了技法之外,更多地是靠学养,是“无心于变,自然触手尽变者也”。 |
【责任编辑:石居士】